歡迎訪問名校網(wǎng)
名校網(wǎng)
bù wěi

不韙


拼音bù wěi
注音ㄅㄨˋ ㄨㄟˇ

繁體不韙


詞語解釋

不韙[ bù wěi ]

⒈ 不是;過錯。不善。即不若,傳說中害人之怪物。

引證解釋

⒈ 不是;過錯。

《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徵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魏書·蕭寶夤傳》:“皇朝綿基累葉,恩均四海,自北徂南,要荒仰澤,能言革化,無思不韙。”
清 吳趼人 《俏皮話·銅訟》:“然而世風不古,往往有功於人世者,反冒不韙之名;其有令譽者,皆粉飾升平、徒有其表之輩耳?!?br />黃人 《<錢牧齋文鈔>序》:“然亦因其不幸而重犯不韙,又不得志,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氣,領袖兩朝,要無愧色。”

⒉ 不善。

《文選·張衡<東京賦>》:“京室密清,罔有不韙?!?br />薛綜 注:“韙,善也。謂無復疫癘,皆得安善也?!?/span>

⒊ 即不若,傳說中害人之怪物。

國語辭典

不韙[ bù wěi ]

⒈ 過失、不是。

《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如:「冒天下之大不韙。」

“不韙”分字解釋


詞語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