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網(wǎng)
chuán wén yì cí

傳聞異辭


拼音chuán wén yì cí
注音ㄔㄨㄢˊ ㄨㄣˊ 一ˋ ㄘˊ

繁體傳聞異辭
詞性


詞語解釋

傳聞異辭[ chuán wén yì cí ]

⒈ 亦作“傳聞異詞”。

⒉ 《春秋》筆法之一。謂記錄年代久遠(yuǎn)的事,措辭有所不同。

⒊ 傳聞的事說法不一致。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傳聞異詞”。

⒉ 《春秋》筆法之一。謂記錄年代久遠(yuǎn)的事,措辭有所不同。參閱《公羊傳·隱公元年》 何休 注。

《公羊傳·隱公元年》:“何以不日?遠(yuǎn)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span>

⒊ 傳聞的事說法不一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xiàn)六·足下黑子》:“又《北夢瑣言》載 西門軍容 與 吳行魯 事亦同,豈一事而傳聞異詞耶?”
清 何琇 《樵香小記·焚廩浚井》:“戰(zhàn)國 時(shí)雜説繁興,一事而傳聞異詞,名姓時(shí)代互異者,諸子之書,不知凡幾?!?/span>

國語辭典

傳聞異辭[ chuán wén yì cí ]

⒈ 春秋處理歷史材料,分為所見之世、所聞之世、所傳聞之世,依此三世遠(yuǎn)近而有不同的措辭。對于年代久遠(yuǎn),由傳聞而得知的事,記載得比較簡略,稱為「傳聞異辭」。漢·何休·解詁:「所見者,謂昭、定、哀已與父時(shí)事也。所聞?wù)?,謂文、宣、成襄王父時(shí)事也。所傳聞?wù)?,謂隱、桓、莊、閔、僖、高祖、曾祖時(shí)世也。」后泛稱歧異不一的傳述言辭。

《公羊傳·隱公元年》:「何以不曰?遠(yuǎn)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span>

近音詞、同音詞


“傳聞異辭”分字解釋


詞語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