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網(wǎng)
bǎi zú zhī chóng

百足之蟲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
注音ㄅㄞˇ ㄗㄨˊ ㄓ ㄔㄨㄥˊ

繁體百足之蟲
詞性


詞語解釋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

⒈ 百足(馬陸)雖然死了,但不僵硬。

a centipede does not topple over even when dead;

⒉ 比喻有錢有勢者,根基牢固,雖然失敗,也不至立即潦倒沒落。

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比缃耠m說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氣象不同?!都t樓夢》

the influence of a powerful man lingers after his downfall;

引證解釋

⒈ 馬陸的別名。體長而稍扁,長寸余,由許多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各節(jié)有足一至二對。中斷成兩截,頭尾仍能各自行走。多用以比喻故國、舊家或勢位富厚的人。參見“百足之蟲,至死不僵?!?/p>

漢 桓譚 《新論·辨惑》:“百足之蟲,共舉一身,安得不濟(jì)。”
明 李贄 《戰(zhàn)國論》:“百足之蟲,遲遲復(fù)至二百四十餘年者,皆 管仲 之功,五霸之力也?!?br />《明史·丘橓傳》:“貪墨成風(fēng),生民涂炭,而所劾罷者大都單寒輭弱之流。茍百足之蟲,傅翼之虎,即贜穢狼籍,還登薦剡?!?br />鄒韜奮 《美國對歐戰(zhàn)怎么樣》:“在事實(shí)上, 英 法 是‘百足之蟲’的帝國主義國家。如我們認(rèn)為 德國 就可能在短時期內(nèi)把它們完全消滅,也未免把事情看得過于簡單?!?/span>

⒉ 蜈蚣的俗稱。參閱《埤雅·釋蟲》。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腳’,又名‘百足之蟲’?!?/span>

國語辭典

百足之蟲[ bǎi zú zhī chóng ]

⒈ 蜈蚣的別名。參見「蜈蚣」條。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腳』,又名『百足之蟲』?!?/span>

近音詞、同音詞


“百足之蟲”分字解釋


詞語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