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網(wǎng)

懷素


懷素的寫法


懷素介紹

懷素(漢語拼音:Huaisu;737~799),唐朝詩人,書法家。俗姓范(一作錢),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永州)人,后移居長沙。自幼出家為僧。經(jīng)禪之余,從事藝文,尤好草書。上元三年,詔住西太原寺,尋歸西京。以草書名。詩二首?!度圃姟肥珍浧湓娮?首。

懷素好飲酒,及酒酣興發(fā),遇寺壁里墻,衣裳器具,無不書之,時人稱“醉僧書”,與張旭合稱“顛張狂素”。懷素草書筆法瘦勁圓轉(zhuǎn),飛動自然,而法度完備。曾以“夏云多奇峰”、“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壁折之路,一一自然”等喻筆法之妙,皆其獨(dú)到心得。時人竇冀曾形容他寫字時的狀態(tài)為: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呂總《續(xù)書評》亦稱他:援毫掣電,隨手萬變?!缎蜁V》謂其書字字飛動,宛若有神。傳世書跡有《懷素自敘帖》、《藏真帖》、《苦筍帖》、《論書帖》、《食魚帖》、《律公帖》以及《小草千字文》等。

貞觀十九年玄奘從印度歸來,懷素誓求為師,喜習(xí)律部。后從法勵律師專攻律典。咸亨元年開始,著《四分律開宗記》、《俱舍論疏》15卷、《遺教經(jīng)疏》2卷、《遺教經(jīng)鈔》3卷、《新疏拾遺鈔》20卷,《四分僧尼羯摩文》2卷、《四分僧尼戒本》各1卷、《日誦金剛經(jīng)》30卷。講大律及律疏五十余遍,書寫經(jīng)卷及繪畫佛像不可勝數(shù)。

懷素從法勵和道宣兩家的律著中感到“未能善”,決心另撰新疏,訂正義解,在律宗的相部宗和南山宗之外,創(chuàng)立新義。因懷素從上元三年(676)奉詔住長安西太原寺的東塔,故稱為東塔宗。

懷素對前人的著作,能舍短取長,既尊重前人的成果,又富有批判前人的勇氣。批評道宣的南山宗犯重,法勵的相部宗無知等等,都是大膽的獨(dú)論,所以他的學(xué)說與主張?jiān)Z動一時,獨(dú)樹一幟,為時人推重。懷素74歲去世后,傳東塔宗的門人學(xué)者有如凈、澄楚、圓照等數(shù)人,其后,即無名家弘傳,絕于僧界。而只有道宣的南山宗(創(chuàng)立于終南山的豐德寺,凈業(yè)寺)一派戒制傳世。

懷素被李白稱為“少年上人”。《自敘詩》:“粉壁長廊數(shù)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懷素“嘗于故里種芭蕉萬株,以供揮灑”,不足乃漆一盤書之,又漆一方板,書之再三,盤板皆穿。筆過紙破,筆頭堆成了冢,雅號“筆?!?。刻苦自勵,勤奮為學(xué),千錘萬煉,自成“狂草”。“觀夏云多奇峰,輒嘗師之”,“遇壁坼之路,一一自然”。如狂風(fēng)驟雨、閃電雷鳴,融天地萬物之態(tài),合宇宙陰陽之道,精彩頻出,高潮疊起,不可捉摸,一代書家,萬世仰慕。

“懷素”分字解釋


詞語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