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fù)罪引慝】單字解釋
引:基本詞義 ◎ 引 yǐn 〈動〉 (1) (會意。從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將射發(fā)。本義:拉開弓) (2) 同本義 [draw a bow] 引,開弓也?!墩f文》 君子引而不發(fā),躍如也?!睹献印?引弓而射?!痘茨献印ふf林訓(xùn)》 臣為王引弓,虛發(fā)而下鳥?!稇?zhàn)國策·楚策》 長城以后,引弓之國,受命單于。——《史記·匈奴列傳》 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痘茨献印と碎g訓(xùn)》 柄鐵折疊環(huán)復(fù)…引之長丈許?!鳌?魏禧《大鐵椎傳》 (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滿(拉弓至滿) (4) 拉,牽挽 [draw] 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秴问洗呵铩げ旖瘛?引相如去?!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引車避匿。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引之),拉他(表示好感)?!妒勒f新語·方正》 (5) 又如:引日(拉轉(zhuǎn)日輪);引手(拉回手);引曳(牽拉...
慝:基本詞義 ◎ 慝 tè 〈名〉 (1) (會意。從匿,從心。匿( nì ),隱藏。把心隱藏起來,存有邪念。本義:邪惡,惡念) (2) 同本義 [wickendness] 崇讒慝也。——《爾雅》。釋文:“慝,言隱匿其情以飾非。” 察軍慝。——《周禮·環(huán)人》。注:“慝,陰奸也。” 于是展氏有隱慝焉。——《左傳·僖公十五年》。注:“陰惡,非法所得?!?日入慝作?!蹲髠鳌ふ压迥辍贰Wⅲ骸凹閻阂??!?匡邦國而觀其慝?!吨芏Y·匡人》。注:“奸偽之惡也?!?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唐· 劉叉《雪車》 (3) 又如:慝人(邪惡的人);慝作(奸惡之人乘機(jī)而起);慝偽(奸偽);慝禮(不正之禮) (4) 災(zāi)害 [calamity] 以伏蠱慝。——《國語》 (5) 惡人;壞人 [villain] 如此,則國平而民無慝矣。——《管子》 (6) 陰氣 [overcast] 唯正月之朔,慝未作?!蹲髠鳌?..
罪:基本詞義 ◎ 罪 辠 zuì 〈名〉 (1) (會意。從辛,從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憂,自亦聲。本義:作惡或犯法的行為) (2) 同本義 [crime;guilt] 辠,犯法也。——《說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經(jīng)傳皆以罪為之?!稜栄拧?畏此罪罟?!对姟ば⊙拧ば∶鳌?君子以赦過宥罪?!兑住そ庳韵笙聜鳌?無功不賞,無罪不罰?!盾髯印ね踔啤?離桓之罪?!秶Z·晉語》 或聞無罪?!妒酚洝り惿媸兰摇?惡不忍聞,罪不容誅?!稘h書》 治臣之罪?!T葛亮《出師表》 某知罪矣?!巍?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 又如:罪首(罪魁禍?zhǔn)?;罪失(罪愆和過失);罪眚(罪愆,罪過);罪瑕(罪愆);罪禍(罪愆);罪累(罪過);罪悔(罪過);罪殃(罪過);罪辜(罪咎);罪釁(罪行;過惡);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offender;sinner] 乃惟四方...
負(fù):基本詞義 ◎ 負(fù) 負(fù) fù 〈動〉 (1) (會意。從人,從貝。本義:恃,即依恃,憑仗) (2) 同本義 [rely on] 負(fù),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墩f文》 秦貪,負(fù)其強(qiáng)?!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端囄念惥邸蔷づc朱元思書》 昔秦人負(fù)恃其眾,貪于土地,逐我諸戎?!蹲髠鳌は骞哪辍?其異姓負(fù)彊而動者,漢已幸勝之矣。—— 漢· 賈誼《治安策》 守自負(fù)年德,易之。——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3) 又如:負(fù)固(依仗地勢險固);負(fù)固不悛(依憑險阻而不悔改);負(fù)寵(依仗寵愛);負(fù)學(xué)(依恃才學(xué));負(fù)險(憑借險固的地形);負(fù)勢(依仗權(quán)勢) 是猶使蚊負(fù)山?!肚f子·秋水》 (4) 通“背”。背負(fù)。以背馱物。引申為負(fù)擔(dān)[carry on the back] 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列子·湯問》 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