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猛進(jìn)】單字解釋
歌:基本詞義 ◎ 歌 謌 gē 〈動〉 (1) (形聲。從欠,哥聲。從“欠”,表示與口有關(guān)系。本義:唱) (2) 同本義 [sing] 歌,詠也?!墩f文》 歌者,長引其聲以誦之也。——《說文系傳》 不鼓缶而歌。——《易·離》 歌永言?!队輹?歌詠其聲也,長言也?!抖Y記·樂記》 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对姟の猴L(fēng)·園有桃》傳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風(fēng)》之詩而天下治?!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 楚狂 接輿歌而過 孔子——《論語·微子》 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稇?zhàn)國策·齊策》 如優(yōu)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3) 又如:對歌(一問一答地唱歌);高歌(放聲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擊鼓);歌戲(歌唱嬉戲) (4) 歌頌,贊美 [sing the praises of] 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yuǎn)者竟竭蹶而趨之。——《荀子·儒...
猛:基本詞義 ◎ 猛 měng 〈名〉 (1) (形聲。從犬,孟聲。本義:健壯的狗) 同本義 [strong dog] 猛,健犬也?!墩f文》 驅(qū)猛獸?!睹献印?猛虞趪趪?!獜埡狻段骶┵x》。注:“怒也。” (2) 又如:大猛(大狗) 詞性變化 ◎ 猛 měng 〈形〉 (1) 兇惡可怕 [fierce;ferocious;violent] 公之狗甚猛。——《韓詩外傳》 粗厲猛起。——《禮記·樂記》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如猛獸奇鬼。——宋· 蘇軾《石鐘山記》 (2) 又如:猛利(猶兇暴);猛戾(兇暴乖張);猛急(猶暴躁);猛暴(兇殘暴戾) (3) 勇猛;威猛 [valiant] 威而不猛。——《論語》 便捷猛鷙。——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命猛將統(tǒng)兵。——《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 雄發(fā)指危冠,猛氣沖長纓?!諠摗对伹G軻》 (4) 又如:猛進(jìn)(勇猛精進(jìn));猛決(勇猛果決);猛勇(威猛勇敢);猛氣(勇猛的...
進(jìn):基本詞義 ◎ 進(jìn) 進(jìn) jìn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鳥形,下面是“止”(趾)。鳥腳只能前進(jìn)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進(jìn)。本義:前進(jìn),與“退”相對) (2) 同本義 [advance;move forward] 進(jìn),登也?!墩f文》 巽為進(jìn)退?!兑住ふf卦》 進(jìn)退維谷?!对姟ご笱拧どH|》 徒銜枚而進(jìn)?!吨芏Y·大司馬》 君子三揖而進(jìn)?!抖Y記·表記》 進(jìn)則引之,退則策之?!俄n非子·外儲說右下》 進(jìn)兵擊秦軍。——《史記·魏公子列傳》 以次俱進(jìn)。——《資治通鑒》 水陸并進(jìn)。 賊環(huán)而進(jìn)?!鳌?魏禧《大鐵椎傳》 猱進(jìn)鷙擊?!濉?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3) 又如:邁進(jìn)(大踏步地前進(jìn));奮進(jìn)(奮勇前進(jìn));進(jìn)不來出不去(比喻進(jìn)退兩難或處境尷尬);進(jìn)旅退旅(進(jìn)退一致,整齊合一);進(jìn)退中繩(舉動合乎規(guī)矩) (4) 超過 [surpass] 臣之...
高:基本詞義 ◎ 高 gāo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樓臺重疊之形。漢字部首之一。從“高”的字多與高大或建筑有關(guān)。本義:離地面遠(yuǎn);從下向上距離大) (2) 同本義 [high;tall] 高,崇也,像臺觀高之形。——《說文》 巽為高。——《易·說卦》傳 窮高極遠(yuǎn),而測深厚?!抖Y記·樂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勸學(xué)》 無楚、 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zé)o憂矣?!稇?zhàn)國策·魏策》 高樹多悲風(fēng),海水揚其波?!苤病兑疤稂S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孫丑下》 最高日觀峰,在 長城南十五里?!?清· 姚鼐《登泰山記》 (3) 又如:高平(指土地高而平);高丘(高的土山);高壇(高聳的祭壇);高燥(指土地較高而又干燥) (4) 等級在上,超越流俗或標(biāo)準(zhǔn) [above the average;of a high degree;superior;advanced] 輕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