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于一爐】單字解釋
一:基本詞義 ◎ 一 yī 〈數(shù)〉 (1) (指事?!耙弧笔菨h字部首之一。本義:數(shù)詞。大寫(xiě)作“壹”。最小的正整數(shù)。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數(shù)量) (2) 同本義 [one]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wàn)物?!墩f(shuō)文》 一也者,萬(wàn)物之本也?!痘茨献印ぴ徰浴?抱一而天下試?!独献印?故一人有事于四方?!稌?shū)·君奭》。傳:“天子也。”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獫h·賈誼《過(guò)秦論》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劉皇后聽(tīng)信宦官誣告,殺死大臣郭崇韜,時(shí)謠言紛起,人心惶惶。屯駐在貝州(現(xiàn)河北省清河縣)的軍人皇甫暉勾結(jié)黨羽作亂,擁立指揮使趙在禮為帥,攻入鄴都(現(xiàn)河南省安陽(yáng)市)。邢州(現(xiàn)河北省邢臺(tái)市)、滄州駐軍相繼作亂。)——宋·歐陽(yáng)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 又如:一境(一個(gè)...
于:基本詞義 ◎ 于 yú 〈動(dòng)〉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氣出受阻而仍越過(guò)。本義:超過(guò)) (2) 往;去 [go]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shī)·周南·桃夭》。毛傳:“于,往也。” 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稌?shū)·大誥》 (3) 取 [take] 晝爾于茅,宵爾索陶?!对?shī)·豳風(fēng)·七月》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苯槿缡?,寧用終日,斷可識(shí)矣?!兑住は缔o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詞性變化 ◎ 于 於 yú 〈介〉 (1) 引進(jìn)動(dòng)作、行為的時(shí)間、處所,意義相當(dāng)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in, at, etc.] 捐金于野?!逗鬂h書(shū)·列女傳》 (2) 又 成于機(jī)杼。 射于家圃?!巍?歐陽(yáng)修《歸田錄》 (3) 又 葫蘆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于時(shí)冰皮始解,波色...
爐:基本詞義 ◎ 爐 爐、鑪 lú 〈名〉 (1) (形聲。從火,盧聲。本義:貯火的器具,作冶煉、烹飪、取暖等用) (2) 火爐[stove] 鑪,金鑪也。——《說(shuō)文》 爐,火所居也?!堵曨?lèi)》 邾莊公廢于鑪炭?!蹲髠鳌?鑪橐埵坊?!痘茨献印R俗》 奉熾爐,炭火盡赤紅。——《韓非子》 左手撫爐?!濉?張潮《核舟記》 (3) 又 爐上有壺。 (4) 又 為爐,為壺。 即爐火燒絕。——唐· 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5) 又如:爐鴨(放在火爐上燒烤出來(lái)的鴨子);爐餅(燒餅);爐的(蒸的);爐銚(煎藥或燒水用的器具);爐火(爐中之火);爐灰(燃料在爐內(nèi)燃燒后所剩的粉狀物);爐匠(鐵匠) (6)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壇的土臺(tái)子 [earth stage] 買(mǎi)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dāng)爐。——《史記》 (7) 香爐、熏爐 [incense-burner]。如:爐香(熏爐里的香氣);爐瓶三事(香爐、香盒及放香鏟的瓶子三件...
熔:基本詞義 ◎ 熔 鎔 róng 〈動(dòng)〉 (1) (熔為鎔的俗字。形聲。從火,容聲。本義:用高溫使固體物質(zhì)轉(zhuǎn)變?yōu)橐簯B(tài)) 同本義 [melt;fuse;smelt] 鎔,冶器法也?!墩f(shuō)文》 用訖再火令藥熔?!巍?沈括《夢(mèng)溪筆談·活板》 (2) 又如:熔煉(熔化煉制;喻培養(yǎng));熔造(將固體熔化后,再鑄造新的器物);熔鑠(熔化金屬) 詞性變化 ◎ 熔 róng 〈名〉 鑄造器物的模子 [mould] 猶金之在鎔,惟冶者之所為?!稘h書(shū)·董仲舒?zhèn)鳌?冶熔吹炭?!稘h書(shū)·食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