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網(wǎng)

罪不容誅的近義詞

罪不容誅的基本資料

  • 詞語:罪不容誅
  • 拼音:zuì bù róng zhū
  • 解釋:誅:把罪人殺死。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罪惡極大,處死也不能抵罪 本身所犯,罪不容誅,但留些陰騭與你們,子孫好承襲?!? 孫高亮《于謙全傳》

罪不容誅的近義詞

  • 近義詞1:滔天

    詞語解釋:1.彌漫天際。形容水勢(shì)極大。 2.比喻罪惡﹑災(zāi)禍或權(quán)勢(shì)等極大。

  • 近義詞2:罪大惡極

    詞語解釋:罪惡大到了極點(diǎn)。 罪孽深重,惡貫滿盈

  • 近義詞3:罪惡

    詞語解釋:1.指犯罪的行為。 2.指壞事﹐錯(cuò)事。 危害嚴(yán)重的行為罪惡累累

  • 近義詞4:罪惡滔天

    詞語解釋:滔天:漫天,彌天。形容罪惡極大。

  • 近義詞5:罪該萬死

    詞語解釋:尤死:處一萬次死刑。形容罪惡極大。 極言罪惡深重,就是處死一萬次,也不足以償其罪 奴婢們沒有進(jìn)寢宮來重敷衾褥,這是奴婢們的罪該萬死。——《孽?;ā?/p>

其他近義詞:惡積禍滿、罪不容死

【罪不容誅】單字解釋

:基本詞義 ◎ 不 bù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義:萼足。《詩·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 wěi )韡?!编嵐{:“承華者曰鄂?!雹诟痹~。不?!盾髯印罚骸板浂簧?,金石可鏤。”)(2)用在動(dòng)詞、形容詞或個(gè)別副詞前,表示否定 [not,no] 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俄n非子·喻老》 老婦不聞也?!稇?zhàn)國策·趙策》 被驅(qū)不異犬與雞?!啤ざ鸥Α侗囆小?后遂不復(fù)至?!鳌の红洞箬F椎傳》 (3) 又如:不會(huì);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樸。意指社會(huì)風(fēng)氣衰落、敗壞);不勾(不消;不夠;不到);不才(沒有才能。自稱的謙詞;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兩者中既非這個(gè)也非那個(gè) [neither…nor]。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覺 (5) 無須前面的先決條件而出現(xiàn)后面的行為和狀態(tài) [without...
:基本詞義 ◎ 容 róng 〈動(dòng)〉 (1) (會(huì)意兼形聲。小 徐本“從宀,谷( gǔ )?!贝?徐本看作會(huì)意?!板病笔欠课?,“谷”是空虛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義:容納) (2) 同本義 [hold;contain] 容,盛也。——《說文》 君子以容民畜眾。——《易·師》 言寬大包容。——《漢書·五行志》 故曰心容。——《荀子·解蔽》 廣則容奸。——《史記·樂書》 可容一人居。——明· 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3) 又如:容隱(包庇,隱瞞);容足(僅容立足);容接(容納接待);容盛(覆載,容納);容民(容納民眾);容民畜眾(容納畜養(yǎng)民眾);容畜(容納養(yǎng)育);容受(容納接受);容放(容納置放) (4) 寬容 [tolerate] 則今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yuǎn)近。——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5) 又如:容庶(寬容饒恕);容物(度量寬大,能夠容人);容諒(寬容原諒);容借(寬容);...
:基本詞義 ◎ 罪 辠 zuì 〈名〉 (1) (會(huì)意。從辛,從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憂,自亦聲。本義:作惡或犯法的行為) (2) 同本義 [crime;guilt] 辠,犯法也?!墩f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經(jīng)傳皆以罪為之?!稜栄拧?畏此罪罟?!对姟ば⊙拧ば∶鳌?君子以赦過宥罪?!兑住そ庳韵笙聜鳌?無功不賞,無罪不罰。——《荀子·王制》 離桓之罪。——《國語·晉語》 或聞無罪?!妒酚洝り惿媸兰摇?惡不忍聞,罪不容誅。——《漢書》 治臣之罪。——諸葛亮《出師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 又如:罪首(罪魁禍?zhǔn)?;罪失(罪愆和過失);罪眚(罪愆,罪過);罪瑕(罪愆);罪禍(罪愆);罪累(罪過);罪悔(罪過);罪殃(罪過);罪辜(罪咎);罪釁(罪行;過惡);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offender;sinner] 乃惟四方...
:基本詞義 ◎ 誅 誅 zhū 〈動(dòng)〉 (1) (形聲。從言,朱聲。本義:聲討、譴責(zé)) (2) 同本義 [reproach] 誅,討也?!墩f文》 誅,代。誅猶責(zé)也?!栋谆⑼ā?誅以馭其過?!吨芏Y·太宰》 誅求無厭?!蹲髠鳌は骞荒辍?齒路馬有誅?!抖Y記·曲禮》。注:“罰也。” 得志于諸侯,而誅無理,曹其首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于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zhǎng)》 甚悖逆不軌,宜誅討之日久矣?!獫h· 桓寬《鹽鐵論·本議》 (3) 又如:誅放(責(zé)斥其罪并予以放逐);誅遠(yuǎn)(斥退疏遠(yuǎn));誅懲(聲討懲處);誅心(揭露、指責(zé)人的用心) (4) 殺戮。奪去生命[kill] 立誅殺曹無傷?!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5) 又 誅有功之人。 不誅之則為亂?!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廣德素聞 超在 鄯善誅滅虜使,大惶恐?!逗鬂h書·班超梁慬傳》 能誅戮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