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乎尋常】單字解釋
乎:基本詞義 ◎ 乎 hū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號表示聲音上揚(yáng),下面的符號表示舒氣?!昂酢笔恰昂簟钡谋咀帧.?dāng)“乎”借作語氣詞、介詞用之后,就另造了一個從“口”的形聲字“呼”。本義:吐氣) (2) 同本義 [exhale] (3) “呼”的古字。呼喚;召喚 [call]。如:乎號 詞性變化 ◎ 乎 hū 〈語〉 (1) 表示疑問或反詰 汝識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 近者大乎?!读凶印珕枴?遠(yuǎn)者涼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逗鬂h書·列女傳》 斷斯織乎。 不亦精乎。 (2) 相當(dāng)于“嗎”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 可乎?!读凶印珕枴?不聞藏書者乎?!濉?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學(xué)有難易乎。 (3) 表示感嘆語氣...
尋:基本詞義 ◎ 尋 尋 xún 〈名〉 (會意。從工口,從又(彐)寸。本義:八尺為尋) 中國古代的一種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a measure of length] 尋,繹理也?!墩f文》。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 尋,長也。周官之法,度廣為尋?!斗窖砸弧?是尋是尺。——《詩·魯頌·閟宮》。傳:“八尺曰尋?!?舒肘知尋?!洞蟠鞫Y記·主言》 度尋舒兩肱也?!缎栄拧?蹄間三尋。——《史記·張儀傳》。索隱:“七尺曰尋。按,程氏瑤田云,度廣曰尋,度深曰仞。皆伸兩臂為度。度廣則身平臂直,而適得八尺;度深則身側(cè)臂曲,而僅得七尺。其說精巧,尋仞皆以兩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尋亦或言七尺也。” 爭尋常以盡其民。——《左傳·成公十二年》 無尋尺之祿?!秶Z·晉語》 千尋鐵鎖沉江底?!度龂萘x》 深逾尋丈?!猍英]赫胥黎著...
常:基本詞義 ◎ 常 cháng 〈名〉 (1) (形聲。從巾,尚聲。本義:旗) (2) 同本義 [flag] 紀(jì)于太常。——《書·君牙》。傳:“王之旌旗畫日月曰太常。 載是常服?!对姟ば⊙拧ち隆?(3) 裙子 [skirt]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對?!兑葜軙?常,下裙也?!墩f文》。朱駿聲曰:“常裳二字,經(jīng)傳截然分開,并不通借。” (4) 規(guī)則,規(guī)律 [routine;law] 陳常于時夏。——《詩·周頌·思文》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 桀亡。——《荀子·天論》 (5) 又如:常古(舊法,常法);常故(舊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會宣揚(yáng)的所謂恒久不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準(zhǔn)則,即倫常;綱常 [feudal order of importance or seniority in human relationships]。如:常倫(倫常);三綱五常 詞性變化 ◎ 常 cháng 〈量〉 古代長度單位。一丈六尺為常 [sixteen feet] 尋舒兩肱也,倍尋謂之常?!?..
異:基本詞義 ◎ 異 異 yì 〈形〉 (1) (會意?!爱悺?,甲骨文字形,象個有手、腳、頭的人形。從廾( gǒng )從畀( bì )。畀,予也。本義:奇特;奇異;奇怪) (2) 同本義 [strange;queer;odd] 異,怪也?!队衿?異,奇也?!稄V韻》 何以異哉?!读凶印钪臁?異乎交益之士?!笏肌段憾假x》 婦人異甚?!稇?zhàn)國策·趙策》 產(chǎn)異蛇?!啤?柳宗元《捕蛇者說》 覺無異能?!啤?柳宗元《三戒》 父異焉?!巍?王安石《傷仲永》 (3) 又如:異疾(奇怪的病癥);異形(怪異或奇特的形狀) (4) 不同 [different] 禮者為異?!抖Y記·樂記》。注:“謂別貴賤也?!?事為異別?!抖Y記·王制》 執(zhí)心各異?!獫h· 劉向《列女傳》 得無異乎?!巍?范仲淹《岳陽樓記》 或異二者。 何異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