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網

不許的近義詞

不許的基本資料

  • 詞語:不許
  • 拼音:bù xǔ
  • 解釋:1.不允許。 2.不贊許,不佩服。 3.不能。用于反問句,強調其否定性。

不許的近義詞

  • 近義詞1:

    詞語解釋:不[b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去。~多。~法?!??!模ú拍芷接?,常用作自謙)?!o須修改,不可磨滅)?!珜W無術。~速之客。;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在身體好~? 不[fǒu]: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近義詞2:不準

    詞語解釋:1.不許可;不允許。 2.不一定;說不定。

  • 近義詞3:不可

    詞語解釋:1.不可以;不可能。 2.不答應;不準許。 3.不輕易贊同或遵奉。 4.謂不符合,不稱。 5.猶不堪。 6.指缺點﹑過錯。 7.與“非”連用,“非……不可”,表示必須或一定。

  • 近義詞4:不能

    詞語解釋:1.不可能:不能夠。 2.不允許,不可以。 3.不至于。

  • 近義詞5:允許

    詞語解釋:答應;同意。 答應;同意請允許我向你祝賀

  • 近義詞6:禁止

    詞語解釋:不許可:廠房重地,禁止吸煙ㄧ禁止車輛通行。

【不許】單字解釋

:基本詞義 ◎ 不 bù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義:萼足。《詩·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 wěi )韡?!编嵐{:“承華者曰鄂。”②副詞。不?!盾髯印罚骸板浂簧幔鹗社U。”)(2)用在動詞、形容詞或個別副詞前,表示否定 [not,no] 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韓非子·喻老》 老婦不聞也。——《戰(zhàn)國策·趙策》 被驅不異犬與雞。——唐·杜甫《兵車行》 后遂不復至。——明·魏禧《大鐵椎傳》 (3) 又如:不會;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樸。意指社會風氣衰落、敗壞);不勾(不消;不夠;不到);不才(沒有才能。自稱的謙詞;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兩者中既非這個也非那個 [neither…nor]。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覺 (5) 無須前面的先決條件而出現后面的行為和狀態(tài) [without...
:基本詞義 ◎ 許 許 xǔ 〈動〉 (1) (形聲。從言,午聲。本義:應允,許可) (2) 同本義 [allow;permit] 許,聽也?!墩f文》。按,聽從其言也。 王子許?!秴问洗呵铩な讜r》。注:“諾也?!?亟請于武公,公弗許?!蹲髠鳌る[公元年》 [某]知公大賢,許我伐無道之君如何?——《武王伐紂平話》 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圭。——《書·金滕》 雜然相許。——《列子·湯問》 其許寡人?!稇?zhàn)國策·魏策》 不可不許?!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遂許先帝以驅馳?!T葛亮《出師表》 (3) 又如:特許;只許成功,不許失?。粶试S;默許;許認(同意,承認);許肯(應允);許允(答應) (4) 同意,贊同 [agree;approve of] 每自比于管仲、 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5) 事先答應給予 [promise] 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