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朗讀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虜運盡行當平。
何時夜出五原塞,不聞人語聞鞭聲。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虜運盡行當平。 何時夜出五原塞,不聞人語聞鞭聲。

陸游 (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譯文注釋
譯文
胸中自有軍事謀略,想要試煉一番卻沒有門路,空懷豪情。
草書如同行軍打仗,書寫前喝酒,好似軍中的旗鼓以壯聲威,手中的筆好似戰(zhàn)士的刀槍,其氣勢如同銀河從天上傾瀉而下。
以端溪出產(chǎn)的硯臺磨墨,在燭光的照耀下,下筆縱橫如飛。
瞬間就完成草書,又端杯飲酒,就像打了一場勝仗,消除國難,恢復了太平,感覺酣暢淋漓。
有志男兒當建立功業(yè),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運已盡,應當去平定他們。
何時才能夠像漢朝時在五原塞出兵討伐匈奴那樣北伐金人呢?我已能想象到我軍隊伍十分整肅的場景,只聽到揚鞭催馬的聲音,而沒有人語聲。
注釋
磊落:眾多錯雜的樣子。
五兵:即古代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種兵器,此處借指用兵韜略。《宋史·范仲淹傳》:“胸中自有數(shù)萬甲兵謂。”
崢嶸(zhēngróng):山勢高峻的樣子,此處喻滿懷豪情。
槊(shuò):長矛,古代兵器之一。
銀河:天河,晴朗夜空中云狀光帶,望去像河。
端溪石池:指端硯,為名硯。端溪在今廣東高要縣,古屬端州。
須臾(xūyú):片刻,一會兒。
煙塵清:比喻戰(zhàn)斗結束。
丈夫:大丈夫,陸游自指。
在:存。
立:指立身處世,即立德、立言、立功。
逆虜:指金侵略者。
運:國運,氣數(shù)。
行:將。
五原塞: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五原縣,漢時曾從此處出兵,北伐匈奴。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三月,陸游52歲,在成都范成大幕府。詩人精通書法,尤擅長草書,幾乎出神入化。于是由醉中作草書,聯(lián)想到用兵,實為妙哉!
詩詞推薦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獨晚開。應為花神無意管,故煩我輩著詩催。
繁英未怕隨清角,疏影誰憐蘸綠杯。珍重南鄰諸酒伴,又尋江路覓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