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
所思朗讀苦憶 荊州 醉司馬,謫官樽酒定常開。 九江 日落醒何處,一柱觀頭眠幾回。 可憐懷抱向人盡,欲問平安無使來。 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滟滪堆。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 杜甫 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 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 杜甫 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 杜甫 草堂紀(jì)念。
譯文注釋
譯文
想你想得好苦啊,荊州的醉司馬!你貶官以來定會經(jīng)常以酒澆愁。
九江的太陽沉落之后,你在哪家酒店醒過來?一枉觀是你常去之處,在那里你曾悶低低地睡過多少回?
可憐你把心事向人說盡,卻無人理解;我總想打聽你的消息,卻無信使往來。
因此只好拜托錦水?dāng)y帶我的兩行淚,一路慎重東行順利通過滟滪堆。
注釋
苦憶:指苦苦的思念。荊州:唐代州名,治所在荊州(今湖北江凌縣)。司馬:指作者友人崔漪。
謫(zhé)官:這里指崔漪由吏部貶荊州司馬的事情。樽(zūn):酒杯。定:表示是料想中的事情。
九江:即荊州。《尚書·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注云?!敖譃榫诺溃谇G州。”
一柱觀:觀名,在荊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鎮(zhèn)守江陵的時(shí)候所建造的。
錦水:錦江,杜甫創(chuàng)作此詩時(shí)的居住地。將:攜帶。
瞿(qú)塘: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四川奉節(jié)縣白帝城,東至巫山縣大寧河口。滟滪(yàn yù)堆:在瞿塘峽口,到荊州的必經(jīng)之地,最為險(xiǎn)要。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此篇題目為“所思”,所思者崔漪,可能是作者在長安時(shí)的一位朋友。后來不知什么原因,被貶職到荊州去做了司馬。作者對這位朋友是懷有深厚的感情的,于是創(chuàng)作這首詩,對他的身世與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詩詞推薦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jì)。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shí),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
花枝婭姹搖春風(fēng),紛紛蜂蝶爭繁叢。我來提壺飲花下,閑愁如雪皆消融。
枝頭黃鳥聲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少年樂事那復(fù)得,只今空憶長安道。
救人無術(shù)廿載中,歸來兩鬢已成翁。故交如花漸凋落,欲話衷曲誰人同?
且拚爛醉花陰臥,明日呼童掃落紅。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獨(dú)晚開。應(yīng)為花神無意管,故煩我輩著詩催。
繁英未怕隨清角,疏影誰憐蘸綠杯。珍重南鄰諸酒伴,又尋江路覓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