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令·自題詞集
解佩令·自題詞集朗讀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鬢。
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紅粉。料封侯、白頭無分。
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鬢。 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紅粉。料封侯、白頭無分。

朱彝尊 (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chuàng)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譯文注釋
譯文
十年磨礪寶劍,在豪杰聚集地區(qū)結交賓客,把平生的眼淚都飄落干盡。年華老去填寫歌詞,有一半是在虛空中傳遞愁恨。身邊幾時曾經圍繞著頭戴玉燕釵、鬢式如蟬翼的美人?
不學習秦觀詞的婉約,不學習黃庭堅詞的奇崛,依照新的聲調填詞和張炎所作風格大致相近。漫游江湖,放浪不羈,姑且吩咐筵席上紅粉歌女演唱遣興。料想自己直到頭發(fā)全白,也沒有封侯的緣分。
注釋
解佩令:詞牌名。始見北宋晏幾道《小山樂府》。雙調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五仄韻。亦有少葉二至三韻者。
詞集:指朱彝尊的詞集《江湖載酒集》,凡三卷,編成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
十年磨劍:比喻多年刻苦磨練。
五陵:指西漢五個皇帝陵墓,即高帝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在今陜西咸陽市附近,渭水北岸。漢元帝以前,每立陵墓,輒遷徙四方豪富及外戚在此附近居住,令其供奉園陵。后因以五陵代指豪門大族。
結客:結交賓客,多指結交豪俠之士。
空中傳恨:比喻虛浮的言情之作。
燕釵蟬鬢(bìn):代指女子。燕釵:一種燕形的釵;蟬鬢:古代婦女發(fā)式的一種。
秦七:北宋詞人秦觀,排行第七。
黃九:北宋詞人黃庭堅,排行第九。
倚新聲:按新譜填詞。
玉田差近:謂詞人所填詞接近張玉田。或謂自己博采眾長,達于新境,回視張炎,似與己差近。玉田:南宋詞人張炎的號。
落拓:放浪不羈。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歌筵(yán):有歌伎唱曲勸酒的筵席。
紅粉:胭脂和鉛粉,女子化妝品。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人少壯時曾與愛國志士結交,從事抗清復明斗爭,后來事敗出亡,飄零四方。于是詞人將這時期所作的部分詞篇編成《江湖載酒集》,并題了這首詞。
詩詞推薦
花枝婭姹搖春風,紛紛蜂蝶爭繁叢。我來提壺飲花下,閑愁如雪皆消融。
枝頭黃鳥聲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少年樂事那復得,只今空憶長安道。
救人無術廿載中,歸來兩鬢已成翁。故交如花漸凋落,欲話衷曲誰人同?
且拚爛醉花陰臥,明日呼童掃落紅。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獨晚開。應為花神無意管,故煩我輩著詩催。
繁英未怕隨清角,疏影誰憐蘸綠杯。珍重南鄰諸酒伴,又尋江路覓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