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于中丞夏杪登越王樓望雪山見寄
和于中丞夏杪登越王樓望雪山見寄朗讀志乖多感物,臨眺更增愁。暑候雖云夏,江聲已似秋。
雪遙難辨木,村近好維舟。莫恨歸朝晚,朝簪擬勝游。
志乖多感物,臨眺更增愁。暑候雖云夏,江聲已似秋。 雪遙難辨木,村近好維舟。莫恨歸朝晚,朝簪擬勝游。

生卒年不詳。平州盧龍(今河北盧龍)人,田弘正子。文宗開成四年(839)登進士第,后任洛陽令。宣宗大中中,于興宗任綿州刺史,賦詩寄朝中知友,朝士多有和者,章亦有和詩。事跡散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五下》、《唐詩紀事》卷五三。《全唐詩》存詩1首。
詩詞推薦
蕭散鄉(xiāng)園已數(shù)秋,又承徵詔別林丘。詞垣簪筆榮名久,憲府乘驄寵渥優(yōu)。
衣繡三秋辭北闕,觀風十月到南州。明時文運昭奎壁,御敕龍光貫斗牛。
興學正期追往古,育才端儗繼前修。外臺五夜秋霜肅,泮水三春化雨周。
共說松筠清節(jié)勁,更期桃李綠陰稠。西江自昔推文獻,料得明珠不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