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銀錚一作: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玻璃一作:玻瓈)

楊萬里 ,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譯文注釋

譯文

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提在手中。

輕輕敲打,冰塊發(fā)出穿林而過的響聲,當欣賞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過的響聲時,忽然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冰塊落地,發(fā)出了如玻璃破碎的聲音。

注釋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脫曉冰:在這里指兒童晨起,從結成堅冰的銅盆里剜冰。

錚:指古代的一種像鑼的樂器。

磬(qìng):四聲 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懸掛在墻上。

玻璃:指古時候的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現(xiàn)在的玻璃。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楊萬里當時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時的習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勸農(nóng)。這首詩寫兒童看到大人們鞭打春牛的場面后進行模仿的情景,這一場景引起詩人對豐收的聯(lián)想。

楊萬里名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