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又還春晚,水樹亂鶯啼。

閑院宇,小簾幃。晚初歸。鐘聲已過,篆香才點,月到門時。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 仲殊 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兆诔鐚幠觊g自縊而死。

譯文注釋

譯文

清波門外和風吹拂,掀動著人的衣帶,楊花紛飛殷勤相送。又到了西湖暮春傍晚,水邊花樹上群鶯亂啼。

寺院清幽,簾帳低垂,剛乘著夜色把家回。鐘聲已經(jīng)響過,篆香剛剛點起,月光正照在院門前。

注釋

訴衷情:唐教坊曲名。唐溫庭筠取《離騷》詩句“眾不可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創(chuàng)制此調(diào)。本為情詞,后作一般抒情用。后人又更名《桃花水》、《畫樓空》、《步花間》、《偶相逢》、《試周郎》等。單調(diào),三十三字。五仄韻,六平韻。另有《訴衷情令》,四十四字,雙調(diào)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

寶月山:在杭州城外,與清波門相近。

清波門:在杭州西南,靠近西湖,為游賞佳處。擁輕衣:指穿著薄薄的春裝。

楊花:即柳絮。

簾幃(wéi):即簾帳。

鐘聲:撞鐘擊鼓,為佛門早晚必行的功課。

篆(zhuàn)香:狀似篆文字形的盤香。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是一首暮春即興之作,當時仲殊在杭州吳山上的寶月寺為僧。

仲殊名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