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jīng)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劉禹錫 (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 劉禹錫 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譯文注釋
譯文
春天來了,漢壽城邊野草叢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長滿荊榛。
田里的牧童燒化著丟棄的芻狗,路上的行人在觀看墓前的石麟。
經(jīng)過雷電轟擊,華表已經(jīng)半毀。由于積滿灰塵,碑文僅可辨認。
不知什么時候又發(fā)生滄海桑田的變化呢,到那時,這里又會成為南北交通的要津。
注釋
漢壽:縣名,在今湖南常德東南。
荊榛:荊棘。
牧豎:牧童。
芻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拋棄。
陌:田間小路。
石麟:石頭雕刻的麒麟,這里泛指古代王公貴族墓前的石刻。
才見:依稀可見。
東瀛:東海。東瀛變:指滄海桑田的變化。
要路津:交通要道。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為作者貶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馬時作,作者想起登臨古城的所見所感,想見滄海桑田的巨變,唏噓不已,便寫下了這首詩。聯(lián)系詩人一向關(guān)心國計民生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知這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而是長期感情積淀的爆發(fā)。
劉禹錫名句推薦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作者:劉禹錫:出自《陋室銘》
-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作者:劉禹錫:出自《望洞庭》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作者:劉禹錫:出自《陋室銘》
-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作者:劉禹錫:出自《楊柳枝詞九首·其一》
-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作者:劉禹錫: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作者:劉禹錫:出自《再游玄都觀》
- 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
作者:劉禹錫:出自《更衣曲》
- 云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作者:劉禹錫:出自《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作者:劉禹錫:出自《金陵懷古》
- 夜如何其夜漫漫,鄰雞未鳴寒雁度。
作者:劉禹錫:出自《更衣曲》
詩詞推薦
- 書庚戌秋事 其一明代:王世貞
- 古岡八景 其七 厓門春浪明代:李之世
- 州將設(shè)宴諸薦士宋代:林季仲
- 游寶應(yīng)寺宋代:游酢
- 次韻景仁海次西還二首 其二宋代:李之儀
- 送吳叔巽赴湖州錄事宋代:朱晞顏
- 憫農(nóng)宋代:章甫
- 寄狄季萬戶明代:鄭真
- 致仕后次韻答張念七宋代:韓維
- 東湖曲十首 其十清代:陳恭尹
- 長安行宋代:趙蕃
- 題墨梅明代:丘浚
- 孫立之以酴醿奉太陽能守贈二絕予戲用其韻宋代:鄭剛中
- 暗香·壬戌奉讀逸兄春雪見憶新詞,敬和清代:魏元戴
- 夢仙謠宋代:歐陽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