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的詩詞(292首)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lǐng)修《經(jīng)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主要成就
虞集素負文名,宋濂在《柳待制文集》序言中說:“天歷以來,海內(nèi)之所宗者,唯雍虞公伯生、豫章揭公曼碩、烏傷黃公晉卿及公(柳貫)四人而已。識者以為名言”。宋犖《漫堂說詩》云:“元初襲金源派,以好問為大宗,其后則稱虞、楊、范、揭”。又如沈德潛《說詩晬語》云:“虞、楊、范、揭四家詩品相敵。中又以漢廷老吏為最?!?/p>
虞集說:“仲宏(楊載)詩如百戰(zhàn)健兒,德機(范梈)詩如唐臨晉帖,曼碩(揭傒斯)詩如美女簪花(一作“三日新婦”),而他自己的詩如“漢廷老吏”。據(jù)說揭傒斯聽到這種評論,頗不高興,因為揭的詩寫得是相當?shù)渲氐?。虞集詩歌?nèi)容表現(xiàn)出較強的民族意識。他在《挽文丞相》一詩中,對寧死不屈的南宋忠臣文天祥充滿了哀悼,以至有人這樣說:“讀此詩而不泣下者幾希!”文字亦流暢宛轉(zhuǎn)。另有《從兄德觀父與集同出滎州府君,宋亡隱居不仕而歿,集來吳門省墓,從外親臨邛韓氏得兄遺跡有說:“我因國破家何在,居為唇亡齒亦寒”,不知為誰作也?撫誦不覺流涕,因足成一章,并發(fā)其幽潛之意云》一詩,也流露同樣思想感情。在《趙千里小景》詩中,他說“殘云野水三百年”,也有憑吊宋亡的意思。虞集生二歲而宋亡,但由于元代民族關(guān)系緊張,以至在作品中表露出民族意識。
虞集有些詩還寫及了民生疾苦,如《次韻陳溪山□履》、《杞菊軒》等。此外,他對元統(tǒng)治者推行的民族仇殺政策,頗表不滿。他更多的詩是贈答應(yīng)酬、內(nèi)容空泛的作品。虞集生長在社會和平安定時期,他 的詩詞一般都寫得清和淡遠。一派承平氣象,如《無題》詩表現(xiàn)一種朦朧的境界,《聞機杼》則呈現(xiàn)雅淡的畫面,《臘日偶題》、《聽雨》、《宮詞》等給人一種安詳幽靜印象。虞集的詩風格嚴峻,聲律圓熟。
虞集的詞作今存20幾首,大都敘述個人閑愁情思,缺乏社會生活內(nèi)容,景物描寫亦平平無特色,惟〔風入松〕“畫堂紅袖倚清酣”引人注目,其中有句說:“杏花春雨在江南”,勾畫江南景物,令人神往。杏花春雨本用陸游詩意而加以翻新。據(jù)說和他同時的詩人陳旅、張起巖都很欣賞這首詞,而當時機坊還把它織在羅貼上,作為藝術(shù)品供人賞玩。
虞集的散文多數(shù)為官場應(yīng)酬文字,頌揚權(quán)貴,倡導(dǎo)理學。當時宗廟朝廷的典冊,公侯大夫的碑銘,多由他撰寫。但也有一些書信傳記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性情。如《陳□小傳》寫宋代進士陳□守常州以身殉城的事跡,褒揚其忠義。又如《答劉桂隱書》對劉氏不出仕,十分稱賞,贊揚劉"霜降冰涸而松柏后凋,沙礫汰除而黃金獨耀"。這里對忠于趙宋王朝的人物的歌頌和他在詩歌中流露的民族意識是相通的。
虞集還有一些散文表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和對社會人情物理的深刻體會。《海樵說》著重闡明“大烹以養(yǎng)賢,推之使天下皆得其養(yǎng)”的道理,《醫(yī)說賜易晉》強調(diào)醫(yī)生應(yīng)有仁愛的心腸,等等。著有《道園學古錄》50卷。
虞集的書法在當時也很有名,頗得晉朝人韻味。
人物生平
虞集,祖籍仁壽(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為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孫,其父虞汲曾任黃岡尉,宋亡后,徙臨川崇仁(今屬江西省)。其母親是國子祭酒楊文仲之女。祖輩皆以文學知名。虞集1272年二月二十日(3月21日)生于湖南衡陽,正當宋末,兵戈擾攘,為避戰(zhàn)亂,隨父遷居江西崇仁二都(今石莊鄉(xiāng))。
虞集自幼聰穎,3歲即知讀書,4歲時由母楊氏口授《論語》、《孟子》、《左傳》及歐陽修、蘇軾名家文章,聽畢即能成誦。9歲時已通曉儒家經(jīng)典之大旨。14歲時師從著名理學家吳澄,對儒學世界觀有了進一步認識。元朝統(tǒng)一全國后,虞集先在江西南行臺中丞董士選府中教書。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虞集至大都(今北京市),大德六年(1302),被薦入京為大都路儒學教授。不久,為國子助教。他以師道自任,聲譽日顯,求學者甚多。仁宗即位(1312),虞集任太常博士、集賢院修撰。他上疏論學校教育問題,多有真知灼見,為仁宗所賞識。延祐六年(1319),為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集賢修撰。泰定元年(1324),為國子司業(yè),后為秘書少監(jiān)。四年(1327),他與王約隨從泰定帝去上都,用蒙語和漢語講解經(jīng)書,上都大臣為其博古通今所折服。泰定帝時,升任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他建議京東沿海土地應(yīng)讓民開墾,筑堤以防潮水涌入。這既可逐年增加稅收,又使數(shù)萬民眾得以在京師周圍聚集,增強保衛(wèi)京師的力量。這些主張雖未被采納,但后來???/u>設(shè)立萬戶之計,就是采用其說。文宗在登位之前,就對虞集有所了解,登基后,即命其為奎章閣侍書學士。文宗有旨采輯本朝典章制度,仿效“唐、宋會要”,編修《經(jīng)世大典》,命虞集與平章事趙世延同任總裁。后趙世延離任,由虞集獨專其責。虞集嘔心瀝血,批閱兩載于至順二年(1331)全書編纂而成,共計880卷,是研究元朝歷史的重要資料。書成后,文宗命他為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他以眼疾為由乞外任,未被允許。直到文宗及幼君寧宗相繼去世,才得以告病回歸崇仁。至正八年(1348)五月己未(二十三)日(6月20日),病逝于家。謚“文靖”,贈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追封為仁壽郡公。
虞集學識淵博,能究極本源,研精探微。精于理學,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他認為道德教化是國家治本的大事,選用人才必須為眾所敬服。主張理學應(yīng)貫穿于雅俗之中。為元代中期文壇盟主,詩文俱稱大家。文多宣揚儒家傳統(tǒng),倡導(dǎo)理學,歌頌元室。詩風典雅精切,格律謹嚴,深沉含蓄,縱橫無礙。其詩歌風格于精切典雅中見沉雄老練,體裁多樣,長于七古和七律,與楊載、范梈、揭奚斯齊名,人稱“虞、楊、范、揭”,為“元詩四大家”之一。一時朝廷宏文高冊,多出其手。在其詩作中,有不少作品涉及撫州故土的山水風土人情。亦工詞與散曲,一生所寫詩詞文章逾萬篇,但所存只有十之二、三。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類稿》各50卷,《虞文靖公詩集》(又曰《虞伯生詩》)。
虞集的詩詞列表
-
宋代:虞集
失腳漁磯返棹遲,幾回石上候來期。老翁巖下諸年少,總解題詩笑鬢絲。
-
宋代:虞集
憶昔吳興寫竹枝,滿堂賓客動秋思。諸公老去風流盡,相對茶煙飏鬢絲。
-
宋代:虞集
三生石上舊精魂,邂逅相逢莫重論。縱有繡囊留別恨,已無明鏡著啼痕。
-
宋代:虞集
九月襄王宴渚宮,霓旌翠羽度云中。滿汀山雨衣裳濕,宋玉愁多賦未工。
-
宋代:虞集
春水如天上,秋潭見月中。如何列禦寇,猶欲待泠風。
-
宋代:虞集
春夏農(nóng)務(wù)急,新涼事征游。飯糗既盈橐,治絲亦催裘。
升高踐白石,降觀索輕舟。試問將何之,結(jié)客趨神州。
珠光照連乘,寶劍珊瑚鉤。乘馬垂苜蓿,縱目上高丘。
策名羽林郎,談笑覓封侯。太行何崔嵬,日暮摧回辀。
古木多悲風,長途使人愁。羸驂見木末,足倦霜雪稠。
谷口何人耕,禾麻正盈疇。出門不及里,酒饌相綢繆。
壯者酣以歌,期頤醉而休。安知萬里事,有此千歲憂。
-
宋代:虞集
紫貂早解獵圍驂,一棹夷猶雪滿簪。山雨欲來春樹暗,盡將情思寫江南。
-
宋代:虞集
偷桃小兒癡且妍,恃恩無賴更蒙憐。竊翻雷電天公怒,風雨落花紅九川。
-
宋代:虞集
鐵石馀生色,冰霜作曉妍。春雷明日起,何處尚龍眠。
-
宋代:虞集
憶昔系船桑落洲,洲前五老當船頭。風吹云氣迷谷起,霜墮楓葉令人愁。
高人祇在第九疊,太白一去三千秋。石橋二客如有待,裹茶試泉春巖幽。
-
宋代:虞集
已嘆玄經(jīng)返墨池,復(fù)愁國史奉嚴祠。離鄉(xiāng)游子歸仍晚,獨對東風惜鬢絲。
-
宋代:虞集
飛步崔嵬上九宮,親題綵筆篆明虹。玉樓臨海連天碧,待子扶桑鶴出籠。
-
宋代:虞集
櫪下長年飽豆芻,誰通馬語識踟躕?主恩深重知何報,或者東封駕鼓車。
-
宋代:虞集
為政貴察色,讀書在研覃。司視既不明,兩者無一堪。
尚不逭吏責,為師固宜慚。圣世無棄物,況茲久朝簪。
決去豈我志,知止亦所諳。頗聞南山下,菊根浸寒潭。
濯餌千日期,冰臚復(fù)清涵。老馬果識道,更服鹽車驂。
-
宋代:虞集
盜發(fā)亞父冢,寶劍實累之。冢開寶氣盡,獄吏書盜辭。
盜言惟見寶,寧知亞父誰?項王不相信,弟子遂輿尸。
黃腸下深錮,千歲復(fù)何為。大河繞城東,落日在城西。
過客立城下,踟躕望安期。朱光出東海,高臺迎赫曦。
六龍獻陽燧,九鳳保金支。鍊丹軒轅鼎,濯景昆崙池。
拜賜冰玉佩,玄洲共遨嬉。
-
宋代:虞集
花發(fā)上陽春,門開未央曙。城柝起群棲,流光散朝羽。
息影須近檐,結(jié)巢愿當戶。轆轤轉(zhuǎn)金井,終日灌嘉樹。
-
宋代:虞集
御溝雪融三月初,鳧鹥鴻雁總來居。蒲萄水綠可為酒,楊柳條青堪貫魚。
迤邐天河起箕尾,滉瀁云海浮青涂。舟前花落傍飛燕,堤上風來濕舞裾。
翠輦時留金騕裊,錦波不著玉芙蕖。臨流宋玉偏能賦,莫待東都客問予。
-
宋代:虞集
佟郎居上京,閱人如風花。拈筆寫其似,千歲留英華。
邇來七十年,將相紛在目。來者有如此,往者那可續(xù)。
昔我初北游,面白鬢如鴉。點染煩粉墨,華星映丹霞。
今如雪中松,苦硬雜蒼白。卻視當年容,邈如不相識。
不識當如何?臨風且長歌。黃云接河漢,白雪漫陂陀。
乞身愿歸老,吳蜀山總好。贈君千黛螺,翠色秋可掃。
-
宋代:虞集
吳中女兒顏色好,洗面看花花為悄。調(diào)朱弄粉不自施,寫作窗間雪衣鳥。
綠窗沈沈春晝遲,半生心事花鳥知?;堷B去人不歸,細雨梅酸愁畫眉。
-
宋代:虞集
天闊秋高初夜長。浮塵消盡霧蒼茫。澄澄孤月轉(zhuǎn)危墻。
金井有聲惟墜露,玉階無色乍疑霜。不聞人語只吟螀。
虞集詩詞名句
詩詞推薦
- 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宋代:劉宰
- 喜沈融谷茂才重入丹霞明代:釋今帾
- 贈蕭良有良譽赴春官明代:梁紹震
- 游六王山明代:陳圭
-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四 易使橋清代:李憲噩
- 浪淘沙·簾外五更風宋代:李清照
- 送從弟皮崇歸復(fù)州唐代:皮日休
- 漢水宋代:蘇軾
- 上巳日阻雨和王沖之韻宋代:王之道
- 長春樓為休寧楊處士賦明代:潘希曾
- 厓山吊古明代:梁逢登
- 望蓬萊金朝:劉志淵
- 宿池江 其二明代:邵寶
- 羊荊華敞小軒面叢竹予以細香名之蓋用杜子美風吹細細香之句因賦此詩宋代:李光
- 麥斜行明代:鄭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