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全

[宋代] 袁灼
慶元府鄞縣人,字子烈。袁轂子。哲宗元祐間進士。為光祿丞軍器少監(jiān),出知婺州。蔡京姻黨曹宗數犯法,灼械之獄而死,坐鐫秩。起知隨州?;兆谛湍┱贋閭}部郎。入對,諫帝清心省事居安思危,言甚切直,黜知泗州。官終朝議大夫。

[宋代] 王該
明州鄞縣人,字蘊之。學者稱望春先生。王說弟。仁宗慶歷六年進士。王安石宰鄞時與之友善,以詩章相唱酬。為鄧城令,官舍傍有嘉木,葉長尺許,每得一詩,取葉書之。既卒,歸橐蕭然,惟脫葉甚富。有遺稿。

[宋代] 釋法燈
釋法燈(一○七五~一一二七),號傳炤,俗姓王(此據塔銘,《嘉泰普燈錄》、《五燈會元》作劉氏),華陽(今四川成都)人。二十三歲剃落于承天院,受其足戒。嘗師事圓明、寶梵。后下荊江、歷淮山,北抵漢沔,遍謁諸老。徽宗政和七年(一一一七)西歸,詔住襄陽鹿門政和禪寺。為青原下十二世,為芙蓉道楷禪師法嗣。欽宗靖康二年卒,年五十三。事見《石門文字禪》卷二九《鹿門燈禪師塔銘》?!都翁┢諢翡洝肪砦濉ⅰ段鍩魰肪硪凰挠袀?。

[宋代] 劉次春
劉次春,號雁山(《景定建康志》卷二二),平陽(今屬浙江)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進士。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知溧陽縣。景定元年(一二六○),提舉廣東常平(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

[宋代] 沈濬
沈浚,德清(今屬浙江)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進士(清康熙《德清縣志》卷六)。歷諸王宮大小學教授。紹興三十年(一一六○),為監(jiān)察御史,未幾,出知徽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三、一八五)。

[宋代] 王貽永
王貽永,字季長,北宋將領,司空王溥之孫,宋太宗趙匡義之婿,宋咸平中期,王貽永娶賢懿公主(鄭國公主),被授予右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后多在外為官,且多屬軍旅生涯,為軍隊長官。至和初年(公元1054年),王貽永因病辭官,宋仁宗任命他為尚書右仆射、檢校太師兼侍中、景靈宮使。去世后被贈官為太師、中書令,謚號“康靖”。

[宋代] 李芾
(?—1276)宋衡州人,字叔章,號肯齋。以蔭入仕。歷知永州、溫州,皆有政績。度宗咸淳中,歷知臨安、潭州。恭帝德祐元年,元軍圍城,親冒矢石督戰(zhàn)。城垂破,闔門死之。謚忠節(jié)。為人剛介,好賢禮士,居官清廉。

[宋代] 劉正夫
( 1062—1117)宋衢州西安人,字德初。神宗元豐八年進士,授真州教授?;兆诩次唬运]除左司諫。因主紹述之說,擢起居舍人,為編修官,尋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禮部侍郎。翼附蔡京,又因與京政敵相善,嘗被排擠出外。后累官中書侍郎,擢拜少宰,以疾致仕。卒謚文憲。

[宋代] 周虎臣
周虎感,管城(今河南鄭州)人?;兆谡烷g為永康令,部使者科須甚峻,爭不聽,以宣教郎致仕(《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為一七)。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復召,四年(一一三○)除太常博士,往撫舒蘄鎮(zhèn)撫使李成(同上書卷三六)。

[宋代] 龔準
龔準(?~一二七九),字深文,高郵(今屬江蘇)人。曾知長洲縣。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知泰州(《宋史》卷四六《度宗紀》)。景定二年(一二六一)知江陰軍(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累官司農卿。宋亡,士大夫居班行者隨例北上,準行至莘縣不食而卒。清嘉慶《高郵州志》卷一○有傳。

[宋代] 魏仲恭
魏仲恭,字端禮,宛陵(今安徽宣州)人。良臣子,魯察婿。與范成大有交。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監(jiān)行在點檢贍軍激賞酒庫所糴場(《周文忠集》卷三二《魯察墓志銘》)。淳熙九年(一一八二),通判平江(《斷腸詩集序》)。嘗輯刻朱淑真《斷腸詩集》并為序。

[宋代] 王兢
(1032—1095)鄧州穰縣人,字彥履。仁宗嘉祐間進士。初為峽州司戶參軍,歷知宿州,提點京西南路刑獄,京西轉運使,終知曹州。居官治民以嚴稱,尤能察盜賊,凡有盜捕而不獲,人皆曰非兢不可。有《邊防議》及文集。

[宋代] 刁湛
刁湛(九七一~一○四九),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真宗咸平三年(一○○○)進士。授大理評事、知宣城、大冶等縣。歷知潮、廬、壽諸州及荊湖北路提點刑獄。仁宗即位,遷夔州路轉運使、三司度支判官?;实v元年卒,年七十九。事見《樂全集》卷三九《刁公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一《刁衎傳》。

[宋代] 袁鎮(zhèn)
慶元府奉化人。事親奉養(yǎng)備至。理宗端平初父年七十病羸,屢醫(yī)無效,乃一再刲股和藥以進。異母兄有虐之者,鎮(zhèn)事兄益謹。戴表元為作《遷祔記》以表其行。

[宋代] 陳祥道
宋福州閩清人,字用之,一字祐之。陳旸兄。英宗治平四年進士。博學,尤精于禮,著《禮書》,王安石以聞,詔尚書給筆札以進,除國子監(jiān)直講。遷館閣???,兼太常博士,終秘書省正宗。卒年五十二。有《論語全解》。

[宋代] 蔡延慶
蔡延慶(約1028~1090),字仲遠,北宋萊州膠水(今平度)人,蔡齊之侄。北宋官吏,曾任河中府知府,秦鳳等路都轉運使。因熙河之戰(zhàn)功績突出,蔡延慶升任成都府知府兼兵馬都鈐轄,成為鎮(zhèn)守川西地區(qū)的最高軍政長官。后又歷任開封府知府等官職,62歲時卒于吏部侍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