仞
⒈ 古代計量單位: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二十三厘米)。山高萬仞。
⒉ 測量深度。
⒊ 古同“韌”,堅韌。
形聲:從亻、刃聲
ancient unit of measure (8 feet); 'fathom'
◎ 仞
〈名〉
(1) (形聲。從人,刃聲。本義: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尺,漢制七尺)
(2) 同本義 [ren,an ancient measure of varying length]
仞,伸臂一尋八尺也?!墩f文》
(3) 按,諸說不一
筑宮仞有三尺?!抖Y記·祭義》
深八尺謂之洫,深二仞謂之澮?!犊脊び洝そ橙恕?/p>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列子·湯問》
一片孤城萬仞山。——唐· 王之渙《涼州詞》
夫子之墻數(shù)仞。——《論語·子張》
(4) 春秋時楚地名,在今湖北省十堰市東 [Ren village]
子越自 石溪, 子貝自 仞以伐 庸?!蹲髠鳌?/p>
(5) 用同“刃”。鋒刃,借指刀劍之類的兵器 [same as“刃”]
仞,通作刃?!墩滞ā?/p>
◎ 仞
〈動〉
(1) 測量深度 [fathom]
計丈數(shù),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洫。——《左傳》
(2) “認”的古字。
(3) 承認 [admit]
公理者,猶云眾所同仞之界域?!卤搿端幕笳摗?/p>
(4) 通“認”。辨認 [recognize]。如:仞識論(認識論)
(5) 認為,當作 [regard as]
非其事者勿仞也…。仞人之事者敗?!?a href='http://m.huaduyun.cn/huainanshi/' target='_blank'>淮南子·人間》
惟通州五代所置,向無郡名,政和末,始賜名 靜海,史家遂誤仞改州為郡矣?!?清·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
(6) 通“忍” [tolerate]
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赌印?/p>
◎ 仞
〈形〉
(1) 通“韌”。柔軟而堅固 [pliable but strong]
鞏用黃牛之革?!兑住じ铩贰H龂骸?王弼注:“牛之革堅仞不可變也。”
(2) 通“牣”。滿,充滿 [full]
虛宮館而勿仞。——司馬相如《上林賦》
充仞其中者?!抉R相如《子虛賦》
(3) 又如:仞積(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