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網
bō mí

波靡


拼音bō mí
注音ㄅㄛ ㄇ一ˊ



詞語解釋

波靡[ bō mí ]

⒈ 隨波起伏,順風而倒。比喻胸無定見,相率而從。

⒉ 比喻傾頹之世風、流俗。

引證解釋

⒈ 隨波起伏,順風而倒。比喻胸無定見,相率而從。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二:“世之愚俗,徒以二氏之詭誕怪異出耳目外,則波靡而從之。”
清 方亨咸 《武風子傳》:“滇 士民慴於威,波靡以從,生獨匿深箐中不出。”

⒉ 比喻傾頹之世風、流俗。

清 戴名世 《<蔡瞻眠文集>序》:“獨立於波靡之中,而物誘不足以動其心,富貴不足以易其節(jié)?!?br />清 李慈銘 《書凌氏廷堪<校禮堂集>中<書唐文粹文后>文后》:“流及六朝,愈尚華藻,波靡遞下,乃有‘風云’‘月露’之譏。”

⒊ 波及,擴散。

梁啟超 《暴動與外國干涉》:“其暴動所波靡之面積百倍於彼?!?br />黃遠庸 《鑄黨論》:“今者黨之問題,可謂波靡全國矣?!?/span>

近音詞、同音詞


“波靡”分字解釋


詞語首拼